安徽:方寸柜臺守護人間煙火
發布時間:2025-09-11 09:14:09
來源:中國銀行保險報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本報訊【記者 章麗鈴】初秋的陽光斜照進郵儲銀行一處鄉鎮網點,柜臺內兩雙戴著手套的手正細致地拼接著一張沾滿油漬的殘損紙幣。這場持續近一個小時的“紙幣修復術”,最終將3286.5元皺縮的零鈔化為整齊的現金,也溫暖了一位菜市場攤主的心。
9月1日下午,拎著沉甸甸布袋的王女士走進郵儲銀行馬鞍山市薛津支行。布袋里裝著她一周來起早貪黑賣菜所得——被菜汁浸潤變形的紙幣、用膠帶拼接的殘角以及沾著泥土的硬幣。這些承載著勞動者汗水的“零錢山”,在郵儲銀行“綠色通道”前迎來了溫情轉折。
面對點鈔機頻繁卡殼的困境,行長立即增派一名柜員來支援當班柜員,兩名柜員同時展開作業。根據《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》,工作人員逐張測量剩余面積,對四分之三以上可全額兌換、二分之一以上可半額兌換的紙幣進行分類登記。潮濕的氣味中,鑷子、尺具、膠水交替使用,最終完成全部殘損幣的鑒定工作。
“閨女,又來麻煩你們了!”王女士局促的笑容背后,是基層金融服務的日常縮影。柜員小王在清點間隙與老人拉起家常,樸實的對話拉近了柜臺內外的距離。當整潔的鈔票遞出時,老人反復擦拭圍裙才接過這份沉甸甸的信任。
這場持續一個小時的特殊服務,折射出郵儲銀行服務“三農”的初心。當沾著泥土的零錢變成存折上的數字,當焦慮的眼神化為舒展的笑顏,金融服務的溫度透過紙幣的褶皺,傳遞著對勞動者的尊重與關懷,基層網點的方寸柜臺正成為守護民生的重要支點。
標簽:
更多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