獸藥企業*ST綠康“斷臂求生”!0元甩賣三家子公司,擬剝離光伏膠膜業務
華夏時報記者 李佳佳 李未來 北京報道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9月23日,綠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*ST綠康(002868)”,002868.SZ)發布公告稱,擬以現金交易的方式向江西饒信新能材料有限公司(下稱“饒信新能”)出售綠康(玉山)膠膜材料有限公司(下稱“綠康玉山”)、綠康(海寧)膠膜材料有限公司(下稱“綠康海寧”)和綠康新能(上海)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(下稱“綠康新能”)100%股權。
記者了解到,這三家標的公司均從事光伏膠膜業務,其中綠康玉山及綠康海寧為光伏膠膜生產企業,綠康新能為膠膜原材料采購企業。交易完成后,*ST綠康將剝離虧損的光伏膠膜業務。
對于出售上述三家子公司,*ST綠康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《華夏時報》記者,公司主要是為了維護股東利益才做出的決定,對于公司目前是利好的。
高價收購,0元甩賣
回溯*ST綠康的跨界之路,2023年收購綠康玉山前,*ST綠康是一家專注于獸藥研發、生產和銷售的企業,其業務范圍涵蓋獸用預混劑、獸用原料藥、食品防腐劑等多個領域。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,上市公司業績持續虧損。為扭轉頹勢,公司將目光投向彼時景氣度較高的光伏膠膜行業。
2022年7月31日,公司首次作出擬收購江西緯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(后更名為綠康玉山)的董事會決議。2023年1月,公司以現金方式向玉山縣旺宏企業管理中心(有限合伙)和王梅鈞收購綠康玉山100%股權。
為了敲開光伏膠膜行業大門,*ST綠康付出了高昂成本。彼時,以2022年9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,綠康玉山100%股權賬面價值為160.35萬元,而采用收益法評估后的價值飆升至9570萬元,最終雙方協商交易價格為9500萬元。完成并表后,*ST綠康正式進入光伏膠膜行業。
然而,短短兩年多,光伏膠膜業務便從“希望”淪為“包袱”,三家標的公司100%股權的整體作價竟為0元。這筆交易也引發了監管的關注,深交所向*ST綠康下發了問詢函,并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要求公司說明情況。
記者了解到,本次交易,三家公司均采用資產基礎法進行評估,評估基準日為2024年12月31日,評估結果顯示,綠康玉山、綠康海寧和綠康新能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分別為-64.86萬元、-2877.62萬元和858.07萬元。
從當初9500萬元高價收購單家公司,到如今打算三家公司整體0元拋售,*ST綠康的光伏跨界之路充滿波折,結局令人唏噓。
*ST綠康之所以走到這一步,與其跨界后的經營情況密切相關。跨界后的上市公司不僅未能迎來業績的高光時刻,反而被拖入虧損的泥潭。
財務數據顯示,2023年,公司歸母凈利潤虧損了2.22億元;2024年,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至4.45億元;2025年上半年,虧損態勢仍未扭轉,再虧0.59億元。短短兩年半時間,*ST綠康累計虧損已超7億元。
資不抵債
不僅如此,*ST綠康的資金壓力持續加劇,其資產負債率不斷攀升。2022年末,*ST綠康的資產負債率為51.66%。截至今年6月末,這一數字已飆升至105.82%,公司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。
*ST綠康的跨界失利,與光伏膠膜行業的起伏波動緊密相連。2021年至2022年,光伏膠膜行業景氣上行,需求旺盛,POE膠膜、EVA膠膜和EPE膠膜價格整體呈現上漲趨勢。然而,2023年至2024年,光伏膠膜行業供需錯配,產能過剩,POE膠膜、EVA膠膜和EPE膠膜價格整體呈現下跌趨勢。*ST綠康指出,公司產品單價在2023年、2024年周期與整體行業一致。
數據顯示,同行業可比公司天洋新材(603330)、海優新材、賽伍技術(603212)2024年毛利率分別為13.60%、-0.44%、4.40%。而公司旗下三家公司毛利率同樣低迷,2024年,綠康玉山、綠康海寧和綠康新能的毛利率分別為-19.28%、-35.96%和0.41%。
記者深入了解發現,一方面受產品價格下跌影響,另一方面原材料進口粒子由于采購量較低,采購成本居高不下,出現產品價格倒掛,導致生產越多虧損越大的情況。2024年綠康玉山未全線進行生產,產能利用率只有28.23%。
目前,綠康海寧已暫停生產。這家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,已基本建成一期40條光伏膠膜生產線,其中20條生產線進行試生產。綠康新能也成立于2023年,其2024年度收入主要是外購原材料后銷售給綠康玉山及綠康海寧,目前該公司也已停業。
記者在與上述公司人員交流中獲悉,現在綠康玉山是按照訂單生產經營的,而膠膜行業未來的價格走勢無法確定。
多家跨界企業離場
談及本次交易對主營業務的影響,*ST綠康提到,本次交易前,上市公司形成“動保產品+光伏膠膜產品”生產和銷售的雙主業發展模式。通過本次交易,上市公司剝離虧損嚴重的光伏膠膜業務,聚焦動保業務,進一步夯實主業,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經營能力,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。
值得注意的是,*ST綠康的離場并非個例,而是當前光伏產業深度調整的縮影。今年以來,包括麥迪科技(603990)、振華重工(600320)、正業科技(300410)、華東重機(002685)和棒杰股份(002634)等在內的多個跨界光伏玩家選擇離場。
對于考慮跨界進入其他行業的企業,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建議,企業應該進行詳盡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。首先,確保目標行業與公司的長遠戰略規劃相符,并且具備一定的技術或市場準入門檻。其次,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新行業可能面臨的挑戰,包括但不限于技術更新換代快、政策環境變化等。此外,加強與行業內現有企業的合作,通過并購或戰略合作的方式,可以有效降低進入新市場的風險。最后,保持財務健康,避免過度投資導致資金鏈緊張,確保公司在不確定環境中仍能靈活應對各種挑戰。
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對記者表示,建議企業不要跟風跨界,當一些企業決定跨界時,目標行業往往已步入成熟期。大家紛紛跨界,會導致產能迅速擴張,市場反而成為一片紅海。因此,企業最好還是在行業早期階段觀察介入,而不是等行業巨大繁榮之后再進入。
- ·每日看點!8月15日成都鍍鋅無縫管價格價格暫穩(2025-08-15)
- ·焦點熱訊:今日滬指漲0.35% 美容護理行業漲幅最大(2025-08-21)
- ·均普智能: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.32億元 新簽訂單11.12億元(2025-08-22)
- ·多人反映美團訂單退款未到賬 客服:退款涉及多途徑 可能是第三方的問題|焦點快看(2025-08-24)
- ·史丹利: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情況整體風險可控|每日快看(2025-08-26)
- ·2025年1-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.7%,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643.6億元(2025-08-27)
- ·資訊:威高股份(01066)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溢利10.08億元 同比減少8.96%(2025-08-27)